隨著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,電網需要更多的靈活性解決方案。而其中很多種資源都可以達到目的如:靈活發電、需求響應、能源互聯和儲能等。其中既包括大規模發電,也包括分布式能源,并且未對能源的清潔程度進行限定。其中氫氣有望提供長有效的儲能,但目前成本還是過于高昂。
世界各地的試點項目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大規模制氫來達成以下目標——消納多出的可再生能源,促使電網平衡并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及能源需求,達成可再生能源的供暖指標,為電網中的薄弱區域提供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支持等。
如今,在適當的條件下,德國已經可以利用多余的風能制氫,價格是1.76-2.21歐元/公斤,該價格位于批發電價的低端,相對于甲烷蒸汽轉化法制氫還是很有競爭力的。該價格對工業、化學和交通領域的應用很有吸引力,但是依然無法與天然氣價格競爭,因此目前不可能將制氫融入天然氣電網。
如果用燃料電池重新把氫氣轉換成電力,那么目前的價格遠遠高出了所有主流電力市場上的平均批發電價。這樣的經濟效益意味著,季節性峰值電價必須持續達到目前德國平均電價的10倍,才能使長期儲氫物有所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