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種方法都是使用氫氣的合理方法,各有優勢。兩種方法獲得的氫氣劑量不同,側重點不同,吸入獲得氫氣量多,不受飲水量限制,適合醫療。氫水簡單易行,適合健康生活方式。 
學術研究角度,喝氫水和吸氫氣的研究論文數量相當。2007年《自然醫學》報道的氫氣治療疾病是使用呼吸含1-4%濃度氫氣,呼吸氫氣時,血液中氣體的濃度會隨著呼吸時間延長從低到高增加,一般30分鐘可以達到最大血液濃度。2008年后喝氫水的效應研究就有開展。近年來也有采用吸入高濃度氫氣治療疾病的研究。 
一般來說,氫水的應用主要作為日常保健,氫氣吸入側重于疾病治療。而且現實中飲用氫水的人多是亞健康人群,吸氫氣的則多是各種疾病患者。 相對來說,呼吸氫氣的方法能明顯提高機體攝取氫氣的量。吸入氫氣后,氫氣通過肺攝取進入血液,然后經過大循環經過動脈系統運輸到達全身各處組織器官,吸氫60分鐘后,腦組織氫濃度也達到飽和,繼續吸氫可以維持在飽和濃度。通過喝氫水,由于氫氣在水中的分壓非常高,經過消化道攝取速度非常快,但氫氣總量有限,這導致攝取氫量有局限性。盡管通過一定技術如納米氣泡能顯著提高水中氫濃度,但仍無法達吸氫氣同樣劑量。只要能解決安全使用問題,呼吸將是疾病治療的合理方法。雖然氫水也有臨床試驗研究,但目前氫氣吸入設備是國際上醫療器械研發的主要方向。 
雖然吸入比氫水劑量更高,但對兩種方法治療疾病效果對比研究仍十分少見,無法確定具體哪種方法更為理想。我個人估計,對消化系統相關疾病,氫水有優勢,對呼吸系統疾病,呼吸氫有更大優勢。吸入時氫氣只在血液內,難以進入消化道內,對消化道疾患效果可能不理想。如氫氣吸入對結腸炎就不如氫水的效果好。為氫氣對人體安全性高,從效果角度考慮,吸氫喝氫水聯合應用可取得更全面理想的效果。 吸氫和喝氫水有什么區別?——來自孫學軍教授氫思語 

|